作者: 楊飛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8-11 09:10
8月6日,吃過午飯后,成武縣孫寺鎮李化寨村村民劉桂榮感到胸悶,她立即趕到村衛生室。值班醫生迅速為她連接心電設備,指尖輕點間,檢查結果通過遠程醫療系統實時傳輸至縣人民醫院。幾分鐘后,縣醫院專家的診療意見如及時雨般反饋:“心肌供血問題,無需轉院,規范用藥即可。”村醫據此開具處方,一場潛在的健康風險在村民家門口被化解。劉桂榮說:“以前不舒服只能往鎮上、縣里跑,現在村里就能安心看病了!”
如何讓縣級優質醫療資源真正下沉,打通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?成武縣以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為總抓手,在縣、鎮、村三級間架設一座資源與技術順暢流動的堅實橋梁。
資源難下沉?那就讓縣醫院專家真正“下派”基層。縣級醫療骨干定期下沉鎮衛生院,坐診、帶教查房、病例討論成為常態——專家身影從縣醫院診室延伸至鄉鎮衛生院的手術臺旁。孫寺分院副院長任蘭香深有感觸:“以前復雜些的病只能轉診。現在有專家在旁,很多手術我們能獨立做了。群眾都說,省時又省錢,病在家門口就能看好。”
技術難落地?那就為基層注入“智慧”動能。在縣、鎮、村三級醫療機構間全面鋪開的遠程醫療系統,織就了一張無形的健康守護網。劉桂榮在村衛生室完成的檢查數據,正是通過這條智慧“生命線”,瞬間抵達縣醫院專家案頭。無形網絡讓優質診斷跨越距離,直達村頭巷尾。
基層醫療基礎薄弱?那就推動硬件“強筋健骨”。先進的彩色B超、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設備不再是縣級醫院專屬,它們已在鎮衛生院安家落戶。硬件提檔升級為精準診斷提供了堅實后盾,昔日設備短缺的嘆息,被新儀器運轉的規律聲響所取代。
醫共體筑就的“暖心巢”,正孵化出可觀可感的健康福祉:鎮衛生院“區域醫療中心”作用日益凸顯,村衛生室構筑起便捷堅實的“15分鐘健康圈”。一條以家門口為起點、通往平安健康的幸福之路,正被這些改變一寸寸鋪就。
從劉桂榮的安心就診到任蘭香的自信陳述,成武縣以縣、鎮、村深度協同為經,以技術、人才、設備、信息“四輪驅動”為緯,編織出一張日益致密的基層醫療網。這張網,不僅托起了“小病不出村、常見病不出鎮、大病不出縣”的分級診療新格局,更守護著萬千百姓“看得上病、看得好病”的健康幸福。
記者 楊飛